基隆市e化健康博物館

風險評估           促進           預防           照護           知識

危險因子

撰寫人員:陳璟函 | 審核者:范靜媛博士 | 審查醫師:林錦雀醫師 2014/8/20
 

即便現今已有許多研究在釐清基因和環境跟高血壓之間的關係,仍有95%的高血壓個案無法明確的找出成因,這類原因不明的高血壓稱為本態性或原發性高血壓;而其餘5%由於明確原因而造成的高血壓稱為續發性高血壓。(ASH/ISH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2013))

 

以下分別探討兩類高血壓之危險因子

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找不出特定致病的原因,研究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有遺傳基因與環境、生活習慣的交互作用,但目前的科技要改變遺傳基因尚有難度,所以主要努力方向應該是透過改善環境、修正生活習慣,避免讓這些高血壓基因暴露在容易導致高血壓的環境,以達到預防高血壓發生的效果。大規模且長期的實証醫學研究指出,某些地區居民的血壓有普遍較低的現象。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地區的居民有下列共同的特徵:(S Padmanabhan, 2008; 陳明豐,2007; 陳富莉, 2006; 陳明豐, 2004)

 

一. 族群小而孤立,與外界不太來往,成員間彼此依賴度高;

二. 食物供給不足,使得居民在大量的體力活動下,食物獲得仍相對不豐盛;

三. 鹽分攝取量低;

四. 這些居民遷移到較複雜的社會之後,血壓會升高。

 

這些發現說明了就維持低血壓而言,環境因素比遺傳基因來得重要。以下將一些可能與原發性高血壓有關的環境因素做簡短說明:

一. 體重

不論是開發中或已開發地區、孩童或成人,同一年齡層中體重越重者,血壓越高;隨年齡增加體重增加越多者,血壓也上升越快。因此控制體重被認為可以降低血壓。

»»我想知道自己是否過胖?»»

二. 鈉鹽攝取量

飲食太鹹,每天超過14公克,會造成血壓升高;相反的,每天食鹽攝取少於6公克會使血壓降低。因此降低食鹽的攝取,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預防血壓升高最簡便的方法。

»»我想知道更多飲食觀念»»

三. 酒精

少量的酒精可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促進血液循環並改善心臟功能,但經常飲用過量酒精卻會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對心臟功能有危害。

四. 吸菸

吸菸已被證實是導致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吸菸易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受損,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且吸菸的同時飲用咖啡,更容易引起短暫的血管收縮,加重心臟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我想要戒菸.可以去哪找?»»

五. 運動

長期規律的運動或體能訓練,可以控制體重、降低血壓、減少對身體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可減低心臟血管疾病之危險性。

»»我想要知道基隆有哪些健身步道及運動地點?»»

六. 心理社會因素

緊張、壓力的生活環境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也是促使血壓升高的重要因素。雖然至今沒有證據指出,急性心理刺激造成之短期血壓升高會對器官產生傷害,不過有報告指出,在強度噪音環境中工作的員工,與同一工廠內較安靜環境中工作的員工,兩者血壓做比較,前者平均值較高。另外,針對遷移人口所做的研究也發現,長期生活在較複雜的心理社會環境中,可能會導致高血壓。

續發性高血壓

導致續發性高血壓的原因通常為生理變化或疾病引發,目前已知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如下:(JNC7, 2003; 陳富莉, 2006; 陳明豐, 2004)

一. 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血氧較低,二氧化碳偏高,血液呈酸性,造成全身血管收縮,易併發高血壓。

二. 藥物誘發或與藥物相關 因藥物引發的續發性高血壓有下列特徵:

(一)醫療或服用藥物引起;

(二)停止服用藥物後,血壓通常就會恢復正常;

(三)這類高血壓很容易控制及預防。常見引起續發性高血壓之藥物有:

 

1. 口服避孕藥:主要是由於含動情素的口服避孕藥,每天服用30μg以上動情素持續兩年以上,幾乎所有個案血壓都會上升,且只要有繼續服用此種避孕藥,血壓升 高的症狀便無法改善。不過只要停止服藥三個月,幾乎所有個案的血壓均能恢復正常。

2. 皮質類固醇和親皮質劑:大量服用皮質類固醇或會產生相同作用的藥物(如licorice及carbenoxolone),易造成血壓升高、鈉離子積存及鉀 離子的流失。這類藥物引起之生化異常和血壓升高,只要停藥就可以恢復。就親皮質素而言,會造成血壓升高可能是由於腎上腺受到刺激而分泌皮質類固醇的結果。

3.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indomethacin會造成血壓升高,老人家關節痛、筋骨痠痛常用的止痛藥含有這類成分,宜多留意。

4. 祛鼻塞藥或減肥藥:袪鼻塞藥phenylpropanolamine、屬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類之麻黃素及安非他命等均可能造成血壓升 高,而某些降低食慾之減肥藥也有類似的作用。若正在服用單胺氧化瓷抑制劑(MAO inhibitor)的病人,在食用含大量乾酪胺(tyramine)的食物或飲料(包括巧克力、乳酪、香蕉、鳳梨、蠶豆、啤酒、葡萄酒、養樂多、咖啡、 可樂、醃製鯡魚乾和雞肝等)後,可能會使血壓突然升高。

三. 慢性腎臟疾病

很多腎臟疾病會造成高血壓或使其惡化,有時將病變處理後高血壓即能獲得控制,但有時致病機轉較複雜或病便無法處理時,則必須依靠藥物來控制。

四. 原發性皮質醛酮過多症

五. 腎血管疾病

六. 長期接受類固醇治療及庫欣氏症候群

七. 嗜鉻性細胞瘤

八. 主動脈狹窄

九. 甲狀腺或副甲狀腺疾病

總而言之,導致高血壓的原因非常多,對續發性高血壓的患者而言,若能將特定致病原因去除,或給予適當治療,大部分可獲得控制。

 

參考文獻

1

Chobanian AV, Bakris GL, Black HR, et al.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 Coordinating Committe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NC7). Hypertension. 2003;42:1206-52.

2

S Padmanabhan, O Melander, C Hastie, et al. Discovering The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Hypertension.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Scientific Newsletter: Update o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2008; 9: No. 33:1-2

3

陳明豐。高血壓、膽固醇和心臟病。台北市:健康文化出版,2007。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灣內科醫學會(2004)。高血壓防治手冊—高血壓偵測、控制與治療流程指引。台北市:陳明豐等

5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06)。高血壓防治-學習手冊。台北市:陳富莉、李汝禮等。

 

回上頁 回頂端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