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人員:劉星馳 | 審稿人員:邱月暇博士 | 審查醫師:洪惠芳醫師 2012/11/22
你會中風嗎?
我們已經知道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肥胖、血脂異常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有這些疾病就應該要到醫院找醫師檢查,並且依照指示治療,以減低發生中風的機 率。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罹患高血壓的病人如果能讓他維持較正常的血壓,將來發生中風的機會遠比沒有治療的人少得多(Chang CC et. al., 1993)。而糖尿病也被證實是中風的獨立危險因子(Sverre E et.al., 2006)之ㄧ,應該遵照醫師囑咐,控制飲食、定時服用藥物、並且減少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如蛋黃、動物性脂肪等。患有心臟疾病的人,應該接受適當的內科治療 或外科手術,使心臟瓣膜功能恢復,進而減少腦中風的危險。
中風危險因子記分表格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 2009) 
如何預防中風?
中風的危險因子裡,年齡及性別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先天因素,而經濟狀況及教育程度是比較難改變的後天因素( Galimanis A et.al., 2009)。除了以上難以改變的因素之外,我們能夠靠自我的力量去改善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預防保健:(Schulz UG et.al., 2003; Ohira T et.al., 2006; Lai SL et.al,, 2008)
一. 定期健檢:定期健康檢查可以藉由預防中風的危險因子來降低中風的危險性。
»»我想要參加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檢查»»
二. 均衡飲食及運動:營養攝取需均衡、養成運動習慣。
三. 戒除菸、酒及嚼食檳榔的習慣:盡量避免抽菸、避免喝酒以及避免嚼食檳榔,都可以使中風的危險性降低。
藥物防治:
一. 高血壓(Chang CC et. al., 1993):控制高血壓藥物包括利尿劑Diuretic、甲型或乙型交感神經接受體阻斷劑(Alpha or Beta-blocker)、鈣離子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血管加壓素轉化酶抑制劑(enzyme inhibitor,ACEI)或血管收縮素II拮抗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等。長期高血壓之治療,血壓應控制在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之下。
二. 糖尿病控制(Sverre E et.al., 2006):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是注射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HbA1c<7%)。
三. 高血脂控制(Tirschwell DL et.al.,2004):
(一). (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壞的膽固醇)及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
(二). 降低膽固醇之statin藥:Statin藥物主要是抑制膽固醇生物合成酵素-HMG-CoA 還原酵素(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藉以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增加肝臟吸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降低血液中之LDL- Cholesterol)。
四. 心臟病患者(BMJ, 2002; Yamaguchi T et.al., 2006):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服用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劑,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如何避免中風復發?
除了身體保養及生活形態需更加注意外,藥物或手術方法為控制二次性中風發生的進一步預防策略。(AFP, 2007; Graeme J, 2005)
一. 抗血小板藥物:Aspirin、Clopidogrl等
二. 抗凝血藥物:Warfarin藥物。(Warfarin或clopidogrel與aspirin 併用時,可能因作用機轉不同而產生藥效學上的加成作用,而導致出血的危險性增加,因此併用時需小心。)
三. 手術: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或頸動脈支架放置術(Carotid stenting)